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新疆木垒县法院召开民间借贷纠纷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06-20  来源:中国法院新闻网  字体大小[ ]

  中国法院新闻讯(赵瑞)民间借贷已成为广大企业、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获得生产、生活资金来源的重要借贷渠道,在补充正规金融、加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民间金融活动风险巨大,对民间资本的有效监管和健康引导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木垒县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标的额升高、执行难度加大等现象。为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6月20日上午,新疆木垒县法院召开民间借贷纠纷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5年—2017年5月木垒县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发布了典型案例。

  发布会由木垒县法院院长助理赵瑞主持,木垒县人大、政协、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信用社、农业银行、金融办的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律师代表以及木垒县电视台、木垒“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木垒县政府公众信息网的记者等应邀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

  赵瑞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自2015年以来,木垒县法院共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175件,涉案金额共计308561.4万元。其中2015年审理337件,涉案金额152221.76万元;2016年审理629件,涉案金额155875.82万元;2017年截至5月份审理209件,涉案金额463.82万元。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数量和涉案金额上均呈现“双高”态势,且呈现连续增长趋势。2015年木垒县法院受理民语系案件593件,其中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56件,占民语系案件数的43.17%;涉及农牧民案件243件,占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的94.92%。2016年受理民语系案件596件,其中民间借贷纠纷案件317件,占民语系案件数的53.19%;涉及农牧民案件282件,占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的88.96%。2017年截至5月份受理民语系案件326件,其中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85件,占民语系案件数的56.75%;涉及农牧民案件168件,占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数的90.81%。

  从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看,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涉案纠纷多为民语系案件及涉及农牧民案件;成因复杂、法律关系趋于复杂化;涉案纠纷中借款多预先扣除利息。同时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发现存在诉讼主体呈现多元化、证据的分析与事实认定难度较大、“送达难”增加案件审理难度系数、执行情况不容乐观等问题。

  为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木垒县法院在认真分析该类案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繁简分流工作机制。通过充分挖掘木垒县地域特色和自身优势,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调解力量,努力探索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繁简分流工作机制,促使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分流疏导的渠道更加畅通,当事人寻求救济的途径更加方便多样,缩短案件审理周期,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农牧民政策法律、金融知识的学习宣传,通过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案释法、发布典型案例、送法进牧区、举办民间借贷知识讲座等措施提高农牧民对民间借贷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培养农牧民的信用意识、理财意识;第三,加强对案件基本事实及证据的认定。木垒县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对证据认定时,不仅审查判断各证据之间的联系,还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审慎公正的判决。同时大力开展巡回审判,通过毡房调解室“佳克斯”巡回审判法庭和两个“佳克斯”巡回审判点,就地办案、就地化解、有案办案、无案说法。第四,加大执行力度,树立司法权威。木垒县法院通过加大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执行力度,及时实现执行申请人的债权,树立司法权威。加强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加大对高利贷案件和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不法行为的势头,肃清金融借贷市场秩序,确保民间借贷合法有效。

  发布会上,民一庭庭长郭疆卫发布典型案例后还就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出现的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民间借贷纠纷的妥善解决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木垒县法院还将在此基础上更加审慎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为民间借贷有序运行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为建设平安、活力、生态、宜居、开放、幸福的新木垒保驾护航。

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