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
学习贯彻三次全会精神在行动|深化整治织牢粮食安全防护网
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回眸2024 释放标本兼治综合效应

学习语丨书写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0-14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字体大小[ ]

   学习语丨书写中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强调中国红十字会要“提高人道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国际红十字运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

  ——2015年5月5日,习近平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1862年,亨利•杜楠先生在《沙斐利洛的回忆》中追问:能否成立人道主义组织?能否制定人道主义公约?“杜楠之问”很快有了答案,次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150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024年10月9日,习近平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

  面对频发的人道主义危机,我们应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为身陷困境的无辜百姓送去关爱,送去希望;应该秉承中立、公正、独立的基本原则,避免人道主义问题政治化,坚持人道主义援助非军事化。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相融相通。中国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面对新冠疫情不仅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事实证明,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中方愿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一步密切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2023年9月5日,习近平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的讲话

  提高人道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人道主义事业

  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红十字事业,愿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道援助,为更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13年5月13日,习近平会见时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莫雷尔时的讲话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热情帮助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热情鼓励下,我国红十字事业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2015年5月5日,习近平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红十字会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加强公信力建设,提高人道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和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10月9日,习近平致信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法治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